新股发行制度经过几次改革
股票发行制度是指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程序化的规范,具体而言,表现在发行监管制度、发行方式与发行定价等方面。
发行制度改革是***资本市...#答:本次改革借鉴科创板、创业板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进一步改进主板交易制度。主要措施: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不是一个新鲜词,20多年来,我国新股发行体制共出现过9次变革,先后经历过审批制、核准制、询价制等阶段。 1990年-2000年:行政审批制 这...
1. 审批制阶段(1990年-2000年)
在这一阶段,***资本市场采用的是行政审批制,所有企业的发行申请都需要经过证监会的审批才能上市。这个时期,市场上的新股数量相对较少,发行审核周期较长,制约了新股市场的发展。
2. 核准制和询价制阶段(2000年-2013年)
2000年,***资本市场实行了核准制和询价制。核准制是指企业发行申请需要由证监会审核并核准,而询价制是指企业在股票发行前向投资者公开询价,根据投资者的回报要求确定发行价格。
3. 全面注册制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资本市场开始了新的改革,全面注册制逐渐取代了核准制。全面注册制指的是企业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不再需要经过证监会的核准。
4. 新股定价机制
相较于新股发行制度,新股定价机制则显得更加地复杂和多变,在大体上可分为:
a. 行政定价阶段(1999年之前)
在这个阶段,新股的发行价格是由有关部门以行政指导价的形式确定的,市场参与度较低,导致股票定价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b. 累计投标询价定价阶段(1999年9月~2001年10月)
这个阶段,新股的发行价格由投资者累计投标的方式来确定,但因为市场投资者数量和实力的不平衡,导致存在价格歧视和信息泄露问题。
c. 固定市盈率发行定价
从2001年10月开始,***资本市场采用了固定市盈率发行定价机制。根据企业盈利情况和行业平均市盈率来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以保证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和市场的公正性。
5. 改革进展
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已经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优化交易制度、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冻结资金量、提高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等。尽管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资本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是持续进行的。
新股发行制度经过多次的改革和修订,逐步扩大了市场参与度和灵活度,提高了市场发行效率和公正性。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新股发行制度也将不断完善,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使市场更加规范和健康。
- 上一篇:离岸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