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位与压力位怎么看
压力位和支撑位是股票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能够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价格的趋势和预测未来的走势。小编将介绍压力位和支撑位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提供几种判断的实战经验。
压力位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 压力位是指当股价的价格达到某一较高水平位置时,好像产生一条对价格起压力作用,抑制价格继续上涨的线。压力位是股票价格上涨受阻的位置。
2. 判断压力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 历史的高点和相对高点:无法突破高点的价格就是压力位。通过观察股票的长期走势,可以确定历史高点,而相对高点指的是短期内的高点。
b) 获利回吐区域:获利回吐是指股票价格上涨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开始出售股票以获利。通过观察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可以确定获利回吐区域。
c) 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平滑股票价格波动的指标,通过观察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的关系,可以确定压力位。当股票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上方时,移动平均线成为压力位。
d) 波幅:通过观察价格波动的幅度,可以确定压力位。波幅较大的区域往往是多空力量争夺的焦点,也表现为成交量的急剧变化。
支撑位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 支撑位是指当股价的价格达到某一较低水平位置时,好像产生一条对价格起支撑作用,阻止价格继续下跌的线。支撑位是股票价格下跌受阻的位置。
2. 判断支撑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 历史的低点和相对低点:无法跌破低点的价格就是支撑位。通过观察股票的长期走势,可以确定历史低点,而相对低点指的是短期内的低点。
b) 调整区域:调整区域是指股票价格下跌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以追加仓位。通过观察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可以确定调整区域。
c) 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也可以用来确定支撑位。当股票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时,移动平均线成为支撑位。
d) 缺口:缺口是指股票价格在相邻两个交易日之间出现的没能连续交易的区域。跳空缺口的下边缘往往是支撑位。
判断压力位和支撑位的实战经验
1. 均线判断:均线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平均值。当股票价格位于均线以上时,均线便成为支撑位;当股票价格位于均线以下时,均线便成为压力位。
2. 成交量指标:观察成交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压力位和支撑位。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成交量放大,说明多头力量强劲,压力位可能被突破;当股票价格下跌时,成交量放大,说明空头力量强劲,支撑位可能被突破。
3. 移动平均线:观察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压力位和支撑位。当股票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上方时,移动平均线成为压力位;当股票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时,移动平均线成为支撑位。
4. 形态分析:通过观察股票价格的走势图形,可以判断压力位和支撑位。例如,双顶形态往往出现在价格上涨过程中,预示着价格可能出现反转,成为压力位;双底形态则出现在价格下跌过程中,预示着价格可能反转上涨,成为支撑位。
以上几种判断压力位和支撑位的方法,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股票的形态、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等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压力位和支撑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上一篇:什么叫普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