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 利润是指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时候经营的情况的反映,也是其他最终经济部门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
2. 平均利润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各部门的利润率经过平均化计算得到的,体现了整个经济系统的平均经营状况。
3. 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利润与其预付资本或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资本家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之间的差额,是剥削的经济基础。
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问题。为了实现这种分配,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首先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价值,然后再转化为利润。
三、销售净利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关系:
1. 销售净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2. 销售净利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属于盈利能力类指标。
四、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1. 二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2. 二者在量上也有所区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是利润与全部垫付资本(总投资)的比率。
五、成本利润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区别:
1. 成本利润率是指利润与企业成本之间的比率,它包括销售成本在内,可以更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
2. 销售利润率是利润与销售额之间的比率,更突出了企业的销售能力,衡量了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3. 两者的区别在于计算基数不同,成本利润率以全部成本为基础进行计算,而销售利润率以销售额为基础进行计算。
六、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的区别:
1. 平均利润率在不同部门之间是相同的,但平均利润是不同的,平均利润是平均利润率乘以预付资本,所以平均利润取决于预付资本。
2. 平均利润率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通过统计和计算得到。它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
3. 而平均利润是通过平均利润率和预付资本相乘得到的,它是整个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的平均利润水平。
七、利润率平均化与利润平均化的关系:
1. 利润率平均化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也即不同行业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率逐渐接近。
2. 利润平均化也是指剩余价值在不同行业之间分配的平均化,通过利润率平均化实现。
3. 利润平均化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调节机制,通过竞争推动资本从低利润率行业向高利润率行业转移,实现整体利润的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和利润率在性质、计算方法以及经济关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平均利润率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体现了整个经济系统的平均经营状况;而利润率则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衡量了资本的增殖程度。通过利润率平均化,可以实现剩余价值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公平分配,促进资本的流动和分配的平均化。
- 上一篇:武昌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