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财经百科

首页 > 财经问答

财经问答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2024-03-22 12:13:37 财经问答

权益法和成本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方法,它们在适用范围和核算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权益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一种根据投资企业所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份额变动情况,调整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它适用于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存在合营或联营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

2. 成本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一种以初始投资成本为基础,根据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增加其账面价值的方法。成本法适用于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情况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3. 区别一:适用范围

权益法:适用场景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场景是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4. 区别二:核算方法

在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成本法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成本来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权益法则是根据投资企业所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份额变动情况,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5. 适用具体情况的解释

在具体应用上,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持有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合营企业),或者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联营企业)。

而成本法适用于不符合权益法适用条件的情况下,即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6. 适用范围的示意图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和核算方法上。权益法适用于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核算方法是根据权益份额变动情况调整投资账面价值。而成本法适用于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情况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核算方法是根据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