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的命名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西北内陆,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地质资源和世界闻名的油气田。小编将围绕鄂尔多斯盆地的命名展开探讨。
1. 芬芳河组
芬芳河组属于侏罗系上统,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千阳县芬芳河。它是一套山麓相和山前冲积相沉积,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西缘和西南缘。地层厚度在100至1200米之间,主要由红色砂砾岩组成。(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2. 直罗组
直罗组属于侏罗系中统,在鄂尔多斯盆地广泛分布,命名地点在陕西富县直罗镇。这个地层的特点是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盆地西部局部地区则为湖相沉积。地层厚度在80至140米之间,岩性可分为两个沉积旋回。(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3. 侏罗纪
侏罗纪是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得名的,是由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命名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存在大规模的海相石灰岩露头。侏罗纪前期经历了大灭绝的事件,因此各种生物的分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4. 洛河组
洛河组属于白垩系下统,在鄂尔多斯盆地广泛分布,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在250至400米之间,从西南往东北逐渐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连续沉积。(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5. 豫鼠新种化石的发现确定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存在晚始新世地层
***宁夏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被确认存在晚始新世地层,这是根据在该地区发现的豫鼠新种化石所得出的。(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6. 狗身上不同毛色的遗传机制
对于狗身上不同毛色的遗传机制的研究表明,这种差异是由基因调控导致的。这是通过研究狗和狼的基因发现的。(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7. 阿拉斯加1.71万年前的猛犸象牙化石
在阿拉斯加地区发现了一枚1.71万年前的猛犸象牙化石,这为研究猛犸象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文本来源:百度百科)
鄂尔多斯盆地的命名涵盖了不同地层、地质时期的命名,如芬芳河组、直罗组和洛河组。这些地层的命名地点大部分位于陕西省的不同县镇。还有一些与地质有关的发现也为鄂尔多斯盆地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比如豫鼠新种化石的发现和狗身上不同毛色的遗传机制等。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以及生物的进化和分布格局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上一篇:保力新为什么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