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双轨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种商品***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粮食价格及生产资料价格。在***,价格双轨制是在1979年价格改革以来逐步发生与发展的。下面将通过+的形式,详细介绍价格双轨制出现的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1.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管理
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进行统一规定。***根据生产成本、劳动密集度等因素来设定价格,比如一盒火柴两分钱,一斤盐一角三分,这样的计划价格维持了长达28年。
2. 背景: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与改革需求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生产资料企业和经营企业依靠***补贴生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计划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供应短缺和浪费现象同时存在。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3. 价格双轨制的先声
1979年的价格改革是价格双轨制逐步形成的先声。***开始试点实行计划与市场两种价格并存的机制,对一些特定商品开展灵活调整。例如,***于1981年批准对超过基数生产的原油,允许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口适量;1983年,批准对石油、煤炭超产部分实行加价出售;1984年,批准工业生产资料的超产部分可在加价为20%以内出售。
4. ***价格双轨制的逐步发展
在1986年至1989年期间,***价格双轨制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生产资料的计划供应范围继续缩小,到1987年,几乎整个生产资料流通领域都实行了价格双轨制。例如,1987年,钢材开始实行***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制度。
此后,价格双轨制在不同领域逐步扩大和细化。1988年,对于钢铁、石油、化肥等***定价的商品,引入了部分市场调节价。而在农村,粮食价格也开始逐渐放开,农民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自由买卖粮食。
5. 物价闯关与价格双轨制的结束
价格双轨制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在1988年,中央决定放开管制,取消物价双轨制,进行“物价闯关”。放开管制带来了全面失控的可怕趋势,各地物价猛涨不已。电视机、风扇、电冰箱等当时的热销商品价格急剧上涨,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面对物价失控局面,中央***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控,恢复价格双轨制。从1990年开始,***又开始实行***定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价格并存的制度,以平抑物价上涨的势头。
6. 价格双轨制带来的影响
价格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物价失控的问题。它使得商品价格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进行灵活调整,既保证了***收入,又满足了市场需求。价格双轨制也有助于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价格双轨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价格双轨制的存在,市场调节价往往被夸大,导致一些商品价格投机性上涨,***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价格双轨制也给企业带来了信号不明确、规划难度大等问题。
价格双轨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管理。在***,价格双轨制是在1979年价格改革以来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推进与调整。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物价失控的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价格双轨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上一篇:晨曦航空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