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减持是什么意思
2024-03-18 10:37:32 财经百科
大宗减持是指公司或股东通过整体出售其所持有的股票来实现资产转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减少持股或者获取现金。
1. 大宗减持的定义
大宗减持是指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减持,即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
2. 大宗交易的含义
大宗交易指的是上市公司或个人持有的股份在解禁期后3-12个月内通过减持的方式进行交易。大宗交易为买卖双方提供了详细的联系方式,例如手机号码等。
大宗交易可以帮助股东或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同时也可以帮助减少公司的持股上限。
3. 大宗减持的过程
- 减持申报:股东或投资者向交易所提交减持申报,申报数量需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
- 协议达成: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确定交易细节。
- 交易所成交确认:交易所对申报的股票进行审核,并确认是否可以成交。
- 交割与账户调整:成交后,交易双方进行清算和账户调整,确保交易完成。
4. 大宗减持的作用
大宗减持作为一种资产转让方式,具有以下作用:
5. 大宗减持的影响
大宗减持可能对股票价格和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6. 大宗减持的案例
以招商银行去年12月9日的一笔大宗交易为例(后知是安邦第一次举牌),总成交金额为27亿元,成交价格为27.85元/股。
这笔大宗交易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招商银行的股价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大宗减持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上一篇:北京利尔今日资金流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