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在古代怎么叫法
立秋在古代有多种别称和雅称,包括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正秋、中秋、桂秋、秋高、晚秋、凉秋、暮秋、秋末、残秋、素秋、穷秋、金天、商秋、西陆、白藏、爽节、请求、高秋等等。立秋节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古代周朝时该节由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在西郊迎接秋天,并进行祭祀仪式。
一、三秋、素秋、商秋、西陆、白藏等别称
1. 三秋:古时将七月称为孟秋,八月称为仲秋,九月称为季秋,合称三秋,用来代指整个秋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2. 金天:古代五行中金代表秋季,所以立秋也被称为金天。
3. 素秋:素秋中的“素”表示淡雅、清凉的意思,用来形容初秋的清爽天气。
4. 商秋:商秋中的“商”表示充实、丰收的意思,用来形容丰收的秋季。
5. 西陆:陆指大陆,西指西方,立秋之后,西方大陆的天气开始变凉,因此古代将立秋称为西陆。
6. 白藏:白藏中的“藏”表示蓄积、积藏的意思,用来形容立秋时农作物的丰收收获。
二、秋天的美丽别称
秋天还有许多美丽的别称,包括农历七月称为首秋、孟秋、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称为正秋、仲秋、中秋、桂秋,九月称为季秋、末秋、后秋,以及一些描述丰收、凉爽、金色的词语如丰收秋、金秋、凉秋、秋高气爽、秋暮、秋末等等。
三、古代秋天的三候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分别是:
1. 凉风至:秋季凉风开始吹来,代表着夏天的炎热逐渐消退。
2. 白露生:白露是指秋天晨间草地上的露水,在立秋后更容易出现白露的现象。
3. 寒蝉鸣:秋天蝉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知了蝉的鸣叫声。
立秋的别称和雅称丰富多样,每个称呼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表达方式。这些称呼不仅反映了古代人对立秋的独特理解,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喜好。秋天的到来,带来了凉爽的天气、丰收的季节和美丽的景色,不论是从名字还是从实际体验上,秋天都是人们心目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 上一篇:桐昆股份还会跌吗